2019-01-10
城市“新中心”是指享受政策红利、并由存量规划和设计指导建设的城市更新空间。这些空间往往是城市中土地估值最高、公共活动最聚集的区域,是承担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等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新的政策红利与规划设计将引导这些区域进行功能、产业、生态、生活的更新升级,相较传统的城市中心区域,城市“新中心”的发展将不断聚集新兴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形成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由于城市的中心区域聚集了新兴产业所需的信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因此未来产业和人才将不断迁移回归城市,从而形成大量城市“新中心”。城市“新中心”的产业发展将围绕总部经济、新兴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附加值产业,其产业竞争的根本在于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因此城市开发理念必须以人为本,以满足高素质精英人才就业及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塑造出交通便捷、游憩舒适、购物方便、景观怡人的优质环境,打造完整的可持续性城市功能生态。
政府在城市“新中心”片区规划建设中,需注重统筹城市“新中心”整体布局和片区发展特色、平衡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制衡政府行政化指引力度与开发商市场化介入力度、协调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矛盾、考虑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等。因此,城市“新中心”功能的多元性对顶层设计、项目管理、建设和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城市“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可针对性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统筹建设和运营的创新模式。
城市“新中心”建设伴随城镇化进程发展,是未来聚集新兴产业和高知人群的重要载体。城市“新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立足未来发展,周期较长、矛盾复杂、需要较大的投入。
国内外城市“新中心”建设的例证,以及中国现代城市“新中心”的发展过程,对未来城市建设过程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在滨海湾新区发展中,新加坡政府以市区重建局为主导,统一规划、统筹项目建设和运营,政府将充分协同公共利益及商业价值。智慧城市的建设由国家自上而下成立独立运营机构主导,片区开发成为重要的场景应用端接口。不过,强政府推动和主导对政府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金丝雀码头在政府建设能力不足情况下,下放职能权限给有能力的私营企业进行建设。不过,私营企业不对公共利益负责,规划中难以保障实现关键性的城市公共功能,企业易将商业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深圳前海妈湾片区开发建设竭力寻求“创新”模式,由前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招商局蛇口股权合资,政企合作统一开发运营,集合政府和市场力量。当中,平台运营公司如何平衡双方股东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结合股东方的管理诉求以及资源将成为项目开发建设战略的核心挑战之一。
中国在城市“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需由政府引导保证公共利益,同时通过引入合作企业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得城市新中心的开发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