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3
自2001年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房车下线以来,房车在中国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如今,中国房车市场的“激进式”进化终于开始:2018年销量增长30%,房车生产企业大量涌现,房车营地数量每年翻番……思略特认为,尽管中国房车市场正快速发展,但消费者对房车产品较为陌生、房车露营意识不强仍是未来 的增长瓶颈。因此,增加房车产品曝光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试驾和体验机会,逐步完善房车出游的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将是房车市场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本文探讨了在可预见的未来,房车市场规模及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营地等配套设施现状及完善方向,以及销售渠道的演变等主要命题。
与房车销量的迅速增长相比,房车租赁市场则显得不温不火。截至2017年,国内租赁房车仅有约3700辆,占保有量的20%左右。整体而言,房车租赁企业数量有限、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房车出租率低:
房车旅游本身是低频消费,即使是在房车市场相对发达的美国,自有房车每年的平均闲置时间也长达50个星期。在中国,由于房车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个人购买房车的使用频率可能更低。基于此,思略特认为即用即还的房车租赁比房车销售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更大。
目前,房车租赁市场在供给端和需求端正逐渐受到关注。
思略特认为,在房车生产企业、旅行社、汽车租赁公司、OTA平台的合力推动下,房车旅游有望从相对低频向高频转化,租赁市场的增长已蓄势待发。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房车租赁用户并没有房车出行的经验,房车租赁比普通的汽车租赁对服务的要求更高:如前期的行程规划,使用过程中的指导与疑难解答(车辆停靠、水电补给、露营注意事项)等。若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则极易损失第一批愿意尝鲜的潜在用户,进而严重阻碍潜在用户群的扩大。因此,重视服务质量的“高质增长”才是房车租赁市场未来扩张的关键词。
综合来看,尽管中国房车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但整体而言,消费者对房车产品较为陌生、露营意识不强仍是未来的增长瓶颈。因此,增加房车产品曝光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试驾和体验机会,逐步完善房车出游的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将是房车市场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未来,思略特对中国房车市场有三个方向的畅想:
多种多样的房车露营文化宣传手段,如:
各具特色、设备齐全的体验式房车营地,如:
整合各方房车资源的房车出行生态圈:
除此之外,更多的商业模式创新、延伸与拓展或许还会在中国房车这个千亿级市场上发生。相信不远的未来,房车自驾这种体验式的慢游览方式将会走入千家万户,带来更加新颖的出行体验,成为消费者“心愿清单”上能够快速实现的人生愿望。